央視網消息(焦點訪談):11月1日,中紀委下發通知,明確要求“各級黨政機關、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”嚴禁用公款“購買、印制、郵寄、贈送”“賀年卡、明信片、年歷等物品”。對節日期間的公款消費提出了新的、前所未有的嚴格限制,這迅速引起了輿論的廣泛關注,大家都看得出來,中央這是要在小紙片上做大文章。舉措新,意圖明,自然它的效果更值得期待。
雖然現在還沒有到新年,但是做賀年卡和年歷生意的人已經開始忙乎上了。在一個印刷公司的門市部,柜臺上已經擺滿了各種臺歷的樣品。
印制年歷和賀年卡的紙都是好紙,有的是銅板紙,還有的是機制的宣紙。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:每張賀年卡平均需要10克優質紙張,每10萬張為1噸,需要木材5.5立方米,需要消耗近30棵10年生的樹木。生產過程中要用電、用水。如果1000萬人平均每人寄1張賀卡,就要砍掉近3000棵10年生的樹木,耗電10000度,排放廢水30000噸。而且這些賀卡大部分看過就被丟棄了。而在廉政研究專家的眼里這小小的賀卡還不僅僅是浪費資源,據調查在某個國家級貧困縣,一年用于公款賀卡的消費金額就是四五十萬。
多年來每逢元旦、春節,一些地方和單位用公款大量購買、印制、郵寄、贈送賀年卡、明信片、年歷等物品。一些黨政機關、企事業單位制作的賀卡質量也越來越上檔次,價格也越來越高,從兩三元到十幾元、幾十元不等,小單位定做上千張,大單位要訂幾千張。
早打招呼,早提要求,自從中央推出”八項規定”之后,中央紀委就不斷地在重要的時間節點上提出明確的要求,從禁止公款吃喝,到中秋國慶節前提出的月餅禁令,再到現在的賀年卡禁令,可以說是越來越嚴,制度的籬笆扎得越來越密。
在中紀委的這個通知中,還特別引用了這樣的話:要認清“四風”的嚴重性、危害性和頑固性、反復性,鍥而不舍、馳而不息抓下去。
中紀委這個通知發出后,引發了各種評論。一個網友說:“治大國如烹小鮮,小錢都管不好,怎么管大錢,支持中央的決定,希望能進一步縮減三公經費,早日實現公開透明。”還有網友說:“一點點改善,總會有進步。”
“送卡片也要中央管”,乍看上去這似乎是小題大做,可仔細想想這事并不簡單。小卡片背后也有利益鏈,從生產到銷毀處處都有驚人花費、巨大浪費,甚至還可能滋生腐敗。堵住這些漏洞就是在維護公眾利益,就是在貫徹群眾路線。把不該用的錢省下來、也把不該操心省下來,把它們全都用在百姓身上,這才是花公款的單位應該做出的選擇。